第64章 灭佛_藩乱
笔趣阁 > 藩乱 > 第64章 灭佛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4章 灭佛

  原来是来自云南王府的密报,密报中说到小世孙整天翻墙逃课,从不好好读书。

  还在亲军骠骑前将军王屏藩的山庄里,召集众军政要员的子侄,似有结党之举。

  密报中还称,世孙把王爷派在暗中的护卫坑骗出来,攻打土匪山寨。

  并收编了土匪,似乎在秘密训练。

  更离奇的是,世孙还假借王爷名义,从即将回永昌的铁骑前将军田进学手里,骗来了数名蒙古骑兵;

  在内府将军吴国柱那里,私自要来了百副甲胄、五十匹战马,动机未明……

  从头看到尾,什么不肯读书、军马、甲胄、练兵这些,方光琛看了一点反应都没有。

  但是,当他看到自己的傻孙子被忽悠去当免费夫子时,方光琛就知道,只要吴家这条大船不倒,他方家未来,至少能五代无忧了。

  方光琛看完后,把密信还给内侍,笑道:

  “不愧是小王爷,有王爷之风范。”

  “小小年纪,就有如此魄力、如此手腕。”

  “我家那个傻小子,在小王爷手下,被捏得死死的。”

  “王爷得此麒麟孙,王爷果然是有福之人。”

  “吴家蒙上天庇佑,当出圣天子啊。”

  “臣为大王贺。”

  方光琛不愧深谙官场,懂得要夸领导家的孩子,重点不是夸他聪明,而是要夸他像领导一样有本事,有前途。

  一顿彩虹屁,拍得吴三桂哈哈大笑。

  按理说,吴世璠是继承人,是跟吴三桂这个君王是水火不容的。

  自古以来,太子(继承人)这个职位,就是跟君王是个矛盾的存在,甚至能说是敌对关系。

  历来太子要继位,最大的障碍不是其他王子或者权臣,而是君王本人。

  因为太子做得太好,君王不高兴,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;

  太子做得不好,君王也不高兴,觉得自己选的这个太子怎么就那么废物。

  太子亲近文武诸臣,关心国政,君王不高兴,担心太子要培植党羽,提前造反夺权。

  太子远离文武诸臣,不问国政,君王也不高兴:国政你都不理,以后怎么担起祖宗基业?

  因此,遍观历朝历代,凡是立为太子(继承人)能顺利登基的,不到一,还有不少人是靠武力血腥上位的。

  但太孙却是例外。

  更别说是吴三桂现在江山还没稳,再加上他年纪越来越大,身体越来越差。

  而原本最合适的继承人吴应熊却被清廷杀死,自己的嫡系继承人就只剩下吴世璠这个独苗苗。

  吴三桂心中担心的就是,这个未来的继承人,在将来他自己死后没法担起重任,抗起现在他打下的江山。

  甚至是担心社稷倾覆、身死族灭。

  如今看到自己的嫡孙,能懂得想要拉拢众文武的子侄,心中也是老怀宽慰。

  至于甲胄私兵……百余甲兵,能做什么?

  不过是给那小子练练手而已。

  因此,深知吴三桂内心担忧的方光琛,完全不担心这样明目张胆得夸吴世璠,会让吴三桂忌惮。

  果然,听到方光琛的夸奖,吴三桂摆摆手笑道:

  “廷献你缪赞了。”

  “这小子,不好好读书,整天乱跑。将来孤这天下,还不是他的,哪还用得着如此。”

  吴三桂招呼着老友坐下,两个老人坐在铺着软垫的罗汉床上,盘着脚,谈起他们的青春岁月。

  少年负壮气,谁人不风流。

  当年方一藻经略辽东的时候,方光琛随父在辽东生活。

  方光琛善弈、能诗、多游谈,以管仲、卧龙自比。

  彼时,吴三桂崭露头角,于祖大寿军中任镇宁卫中军。

  吴三桂善于交纳,主动拜于方一藻门下,与方光琛初识。

  二人虽相差十余岁,却十分投缘,再加上方家是官宦世家,耳濡目染,早早就懂得顶层运作规律和政治规律,帮助吴三桂在清廷当王爷时候,解决了“台面下”的困难。

  这让世代武将出身的吴三桂而言,自然是对方光琛十分认可及信任。

  人一老,就喜欢怀念过去,怀念曾经的少年轻狂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10tran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10tran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